在日常生活中,越来越多人使用行车记录器、手机录音或家用监视设备来自保、搜证、或记录对话。然而,在澳洲部分州别,这些「录音」或「录像」的行为若未经他人同意,可能违反《监听装置法》(Surveillance Devices Act),甚至构成刑事责任。
因此,理解哪些情况属于偷拍犯法范畴,对避免不慎触法尤为重要。
私人录音、录像行为可能违法的法律依据
根据《2007年监听装置法》(Surveillance Devices Act 2007 (NSW))第7条与第11条,若某人未经当事人同意而安装、使用或维持监听装置(surveillance device)以截取私人对话,即属违法。
以下行为皆可能违反该法:
- 使用手机录音他人谈话,对方未被告知
- 在车内安装行车记录器,长时间录制他人对话
- 将隐藏摄影机架设在住家或店内,未告知来访者
- 将录音/录像上传网络或作为证据交给第三方,进一步散播
处罚方面,违反《监听装置法》最高可处5年监禁或罚款等刑责。
合法与非法录音的区别:私人对话、合理例外与公共利益
法律关键不在于「录音装置的类型」,而在于是否侵犯了他人对私人谈话的合理期待。
合法情况可能包括:
- 当双方都明确同意录音
- 在公共场所进行,对话本身不具有私密性
- 出于防止严重犯罪的目的(如勒索、恐吓),并有合理理由未经同意录音(但仍可能有法律争议)
非法情况常见于:
- 配偶、室友之间私下录音,用于家庭法或家暴诉讼中作为证据
- 在职场中私下录制上司指示、员工间对话等
- Uber或出租车司机使用行车记录器录音,未告知乘客
上述行为在不少案例中已被法院认定为偷拍犯法,即便当事人起初认为只是自保或举证,也可能因此遭遇调查或起诉。
录音作为证据可以用吗?刑事与民事的证据排除问题
即使录音取得违法,在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使用,需由法院依《证据法》第138条进行裁量。法院会评估以下因素:
- 是否严重侵害个人隐私
- 是否为重大犯罪调查所需
- 若不准用该证据,是否不利于司法正义的实现
在家庭法、民事纠纷中,法官亦可能因证据取得方式不正而拒绝纳入审理依据。
实务建议:自保与守法并行的做法
为避免落入法律风险,建议民众与企业遵守以下原则:
- 录音前主动告知对方,并获得明确同意(最好通过录音保留此段)
- 张贴录像、录音告示,明示区域已被监控
- 不擅自将录音转交他人或上传网络
- 涉及可能的法律纠纷时,应先咨询律师后再决定是否录音或使用录音
面临非法录音相关指控?请及早寻求法律协助
若您因私下录音、录像或使用录音作为证据而遭警方调查或面临起诉,切勿轻忽处理。是否构成偷拍犯法、证据是否可用,需由专业律师根据案情具体分析。
Jenny Xu 律师具备多年刑事案件经验,能为您提供有力的法律建议与策略部署。立即联系 Jenny Xu 律师,让专业团队为您争取最佳结果。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仅供一般资讯参考,并非法律意见。由于法律可能随时变动,建议您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,先咨询合格法律专业人士。